調味料這樣自製 健康無負擔對於蘇丹紅食安事件延燒,對於火鍋的湯底或沾醬影響大,不過最近天氣溫差大,想吃熱呼呼的火鍋怎麼辦?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助理教授針對火鍋的部分提供專業建議,還是可以吃得美味又沒有負擔。
花蓮翰品酒店也出現嚴重受損,牆壁龜裂、脫落、騎樓柱子外也有磁磚剝落,尤其隔天就是清明連假,天災來襲,也打亂民眾出遊計畫。圖/非凡新聞7.2強震各地災情不斷。
觀光協會承諾退房免手續費走廊天花板大量漏水,淹成汪洋一片,花蓮煙波大飯店受到規模7.2強震影響,災情慘重。圖/非凡新聞開南旅行社總經理陳健欽表示,路不通可能運輸就會出現困難,包含怎麼拆車,也可能都進不去,路不能走的話就開始搶火車票,可是明天火車票就很難,現在看火車狀況怎麼樣再來處理。台北/唐家儀、陳昱志責任編輯/張碧珊。圖/非凡新聞陳義豐表示,目前很多飯店都已經接獲旅客來電,清明連假基本上應該都已經全數退光了,他更悲觀表示,很多旅客都打來說,要取消訂房,飯店人員邊取消,同時還有餘震來打擾。花蓮煙波飯店、翰品飯店因強震出現漏水、住客逃到外頭避難。
花蓮福容飯店也接到2成旅客取消狀況花蓮承億文旅表示,原本連假都滿房,但現在已有2成旅客詢問取消狀況。順帶一提,自己在家料理,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適量準備每一餐」,建議要吃多少煮多少,最安心安全。
22-33C也正是米酵菌酸容易產生的溫度。食物長期儲存在此溫度帶,最可能導致細菌毒素滋生,而有食物中毒風險。.7C低溫區7C的環境能抑制細菌增長,延長食物保存期限。避開食安風險這樣做1、慎選信譽優良衛生的店家2、不吃浸泡過久的食材(濕木耳、濕澱粉製品)3、煮過的食物不吃馬上冰冰箱5C以下保存4、不吃過期食品、久放食物5、冰箱控制7-8成滿,先進先出原則6、生熟食分開放7、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8、避免在家自釀無滅菌製程食物(發酵玉米、椰奶等製品外,過往也發生過栗酒、酸湯子等的案例)(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若室溫32C則要縮短爲1小時較為保險。每個平凡的食材都可能因為保存不當而演變成食安炸彈。
食物存放要特別注意「危險溫度带」,尤其高風險食材:久放、久泡、自釀、過期食品等,不論製備者及消費者,都要一起提高警覺。這次沸沸揚揚的米酵菌酸量少即可致命、耐熱性超高,為一種粒線體毒素,吃到污染食品後潛伏期約30分鐘-16小時,會讓細胞粒線體失能、無法產生能量,造成健康威脅。食物存放分3溫度一次看懂避風險高敏敏說明,因為食物存放可以分為三個溫度區:高溫區、危險溫度帶、低溫區。已烹調食物更建議低於5C保存。
因此「食物吃不完要放涼再冰冰箱是錯的」,應該要越快冰越好。食物放室溫易孳生細菌 2小時為限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食物放室溫易孳生細菌毒素,建議以2小時為限7、發酵食物雖美味可口,但是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還是不要自製,以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10、生熟食物必分開處理,可以先處理熟食再處理生食。
9、處理食物前務必確實洗手。5、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立刻放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
專家揭保存要點 菜罩蓋起來下餐繼續吃超NG7月是發生高峰。4、當天煮的米飯沒吃完,可在熱的時候(如第3點的溫度)用保鮮盒盛裝封好放冰箱冷凍,要吃時再蒸熟即可。
8、食物若變味變質腐敗發霉絕對不要入口。2、冰箱只能放7成滿食物,這樣才能通風維持低溫(食物不要擋住出風口)。泡發的水若產生黏液軟爛就丟棄,泡發好的食物趕快料理。(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吃飯「2壞習慣」害剩菜剩飯細菌孳生。對此,已故林杰樑醫師的太太譚敦慈女士以及林醫師學生們共同經營的林杰樑臉書也發文提醒,保存食物的方法以避免食物中毒維護健康。營養師點名「這9種食物」都可能藏米酵菌酸 冬粉、木耳上榜。
3、食物的危險溫度是7-60度,若要冰存的食物不需要放涼再放冰箱(以手碰觸容器覺得熱不燙手就大約是65度左右就可以放冰箱)。根據食藥署統計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
1、冰箱具冷藏、冷凍功能但是沒有殺菌功能,只是延緩食物長菌的時間,所以食物長期放冰箱還是會腐敗。6、乾貨要泡發最好先用水沖洗一下,然後用乾淨的水泡不要超過4小時,或每4小時換水不要泡超過24小時,最好置放冰箱泡發
4、當天煮的米飯沒吃完,可在熱的時候(如第3點的溫度)用保鮮盒盛裝封好放冰箱冷凍,要吃時再蒸熟即可。5、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立刻放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
營養師點名「這9種食物」都可能藏米酵菌酸 冬粉、木耳上榜。1、冰箱具冷藏、冷凍功能但是沒有殺菌功能,只是延緩食物長菌的時間,所以食物長期放冰箱還是會腐敗。3、食物的危險溫度是7-60度,若要冰存的食物不需要放涼再放冰箱(以手碰觸容器覺得熱不燙手就大約是65度左右就可以放冰箱)。9、處理食物前務必確實洗手。
專家揭保存要點 菜罩蓋起來下餐繼續吃超NG7月是發生高峰。(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吃飯「2壞習慣」害剩菜剩飯細菌孳生。
泡發的水若產生黏液軟爛就丟棄,泡發好的食物趕快料理。8、食物若變味變質腐敗發霉絕對不要入口。
根據食藥署統計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2、冰箱只能放7成滿食物,這樣才能通風維持低溫(食物不要擋住出風口)。
對此,已故林杰樑醫師的太太譚敦慈女士以及林醫師學生們共同經營的林杰樑臉書也發文提醒,保存食物的方法以避免食物中毒維護健康。7、發酵食物雖美味可口,但是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還是不要自製,以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10、生熟食物必分開處理,可以先處理熟食再處理生食。6、乾貨要泡發最好先用水沖洗一下,然後用乾淨的水泡不要超過4小時,或每4小時換水不要泡超過24小時,最好置放冰箱泡發
這種效應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在遇到未完成的任務時感到焦慮和不安,當我們無法立即完成一個任務時,余佳容說,大腦會不斷提醒我們這個任務的存在,直到我們完成它為止。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傾向於將未完成的任務,視為優先處理的事項,以確保我們能夠及時完成它們,從而減少不確定性和焦慮感。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焦慮、睡不好恐是自律神經失調了。其次,也可以嘗試使用待辦事項清單或時間管理工具,幫助我們組織和規劃我們的工作,更有效地完成任務。
如何面對蔡加尼克效應?首先,可以嘗試將未完成的任務分解成更小的子任務,藉由逐步完成的方式,減輕壓力和焦慮感。看到未讀的紅色小點就覺得很焦慮?事情沒做完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當你有一個未完成的任務時,讓你感到焦慮和不安?蔡加尼克效應 導致焦慮和不安心理師余佳容指出,這就是所謂的「蔡加尼克效應」。